世界近現代史總歸納
專題一 國際關系格局
【1】概括近代以來國際關系的演變,并分析決定國際關系變化的主要原因。
(1) 變化:
= 1 \* GB3 ①19世紀出現了第一個國際關系體系,歐洲大陸各大國一度“勢力均衡”,英國憑借其強大的工業實力,占了很大的優勢,具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
= 2 \* GB3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出現了英美爭奪世界霸權的國際關系結構。英國雖然削弱了,但其仍保持住了海上優勢和龐大的殖民地;美國雖然經濟實力大增,但軍事實力在英國之下。
③二戰后形成了雅爾塔體系,出現了美蘇兩分天下的兩極格局。這是由于二戰后美國經濟軍事實力的膨脹和蘇聯軍事政治實力的增強造成的。
④蘇聯解體后世界呈現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這是由于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解體,美國實力最強,暫時表現為“一超多強”的局面。
(2) 原因:由以上敘述可知,決定國際關系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國實力的對比是否發生了重大變化。
【2】簡述20世紀國際局勢的變動。
(1)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1 \* GB3 ①形成:1919年簽訂對德合約--《凡爾賽合約》,以及對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合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簽訂的《四國合約》、《五國海軍條約》、《九國公約》構成華盛頓體系。
②維護機構:國際聯盟
= 3 \* GB3 ③實質:一戰后列強對世界的重新瓜分。
= 4 \* GB3 ④瓦解:凡爾賽合約: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放手擴充陸軍、重建海軍、建造軍艦;1936年開進萊茵非軍事區;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侵入波蘭,凡爾賽體系徹底崩潰。華盛頓體系: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華盛頓體系徹底崩潰。
(2) 雅爾塔體系
① 背景:二戰后,世界各國普遍衰落,美蘇兩國成為勢均力敵的兩大強國;二戰后期一系列的國際會議,確立了戰后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② 內容:處理戰敗國,防止法西斯勢力東山再起;重新確定戰后歐亞的政治版圖,建立聯合國;
③ 實質:美蘇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對世界格局做出規劃;
④ 演變:1949年北約、1955年華約,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⑤ 解體:七十年代,美、歐、日經濟上三足鼎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走向多極化。
【3】關于雅爾塔體系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比較。
(1) 相同點
= 1 \* GB3 ①都是世界大戰結束后出現的國際關系新格局。
= 2 \* GB3 ②都通過一系列國際會議重新瓜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建立國際新秩序。
③都是大國意志的體現,其形成體現了大戰前后各大國力量對比的消長變化,打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
④都隨著大國間軍事、經濟實力的變化而瓦解
= 5 \* GB3 ⑤都暫時緩和了主要國家之間的矛盾,其實根本矛盾都沒有根本解決;
(2) 不同點
= 1 \* GB3 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的是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格局,雅爾塔體系的核心是美蘇兩極格局(打破了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格局)。
②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統治世界的新秩序,它敵視蘇聯;雅爾塔體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它使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能夠和平共處,并把它們都納入國際關系中。
= 3 \* GB3 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建立的國際聯盟,表面上宣稱維護和平,實則縱容侵略,未能避免世界大戰;雅爾塔體系倡導和平,建立聯合國,在半個多世紀里避免了世界大戰。
= 4 \* GB3 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德日等法西斯國家的崛起和擴張中崩潰,雅爾塔體系終結了東歐劇變、蘇聯和華約解體。
【4】歸納概括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關系特點,分別用史實說明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
(1) 美蘇爭霸從美國占優勢到蘇聯占優勢。原因是美蘇力量對比的變化。六十年代初古巴導彈事件證明了戰略優勢在美國一邊,但是隨著美國在越南戰爭中越陷越深和經濟增長的緩慢,加上蘇聯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蘇聯的工業和軍事力量大為增長,美國在爭霸中力不從心,而對蘇聯的一系列擴張,美國不得不采取守勢。
(2) 社會主義陣營破裂,中蘇關系惡化。原因是蘇聯的霸權主義政策和中蘇雙方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矛盾:蘇聯企圖控制中國,接著撕毀援助協定,又在中蘇邊境制造沖突等。
(3) 美國的霸主地位動搖。原因是:七十年代初歐共體與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在許多方面趕上和超過美國,于是在經濟上與美國展開競爭,在政治上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西方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4) 第三世界形成并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兩極格局受到沖擊。原因是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建立起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他們在斗爭中不斷加強團結,1961年形成不結盟運動,接著建立七十七國集團,形成第三世界。他們加入聯合國與新老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展開斗爭,同時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影響著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專題二 國家關系專題
2 美日關系
【1 】一戰后美日關系的演變。
(1) 一戰期間,日本在亞太地區侵略擴張,欲獨霸中國,與美國利益發生尖銳矛盾沖突。華盛頓會議上,美國以《四國條約》埋葬了英日同盟,以《九國公約》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抑制了日本侵略勢力。
(2)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今兒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損害了美國在中國及亞太地區的利益,美對日逐步采取遏制政策。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后,美國同其他國家結成反法西斯同盟,最終打敗日本。
(3) 二戰后,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采取了削弱日本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國為把日本變成對抗社會主義的東亞據點,改削弱日本為扶植日本的政策,并結成軍事政治同盟。
(4) 進入20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要求建立平等的政治軍事同盟關系。
【2】試述“一戰”中及“一戰后”初期的美日關系的變化及其結果和影響。
(1) 一戰時:前期美日利用其它帝國主義國家忙于大戰之機,極力擴展經濟勢力,展開爭奪,在中國突出的反映為黎元洪與段祺瑞之爭。后期,美國對德宣戰,力量受到牽制,向日本妥協。美國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利益”,日本支持美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及太平洋地區的擴張,取得獨霸中國的地位。
(2) 戰后:在巴黎和會上,日本取得德國原在山東的權利和太平洋上德屬島嶼的委任統治權。日本的擴張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發生了嚴重沖突。美國隨著經濟實力膨脹,爭奪中國和遠東是其對外政策的重要目標。為爭奪霸權,美英日展開激烈的造艦競賽。為此美國發起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埋葬了英、日同盟,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由于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再加上美英壓力,日本被迫把攫取的山東主權歸還中國。這樣美、日矛盾不僅不能緩和,反而激化。
2 美歐關系
【3】二戰后美國與西歐關系的演變。
(1) 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為了對付蘇聯、穩定西歐,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在經濟上復興西歐的同時,控制了西歐的經濟。美國又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制了西歐的政治。這樣,美國與西歐確立了不平等的軍事政治同盟關系。美國處于領導支配地位,西歐處于服從地位。
(2) 20世紀70年代,隨著西歐經濟的崛起,西歐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不再像過去一樣受美國控制,開始為提高自己的國際政治地位而努力,即要求同美國建立平等的政治伙伴關系。
(3) 進入20世紀90年代,兩極格局解體以后,美國企圖獨霸世界,遭到西歐大國的反對,但整體而言,自二戰以來,美國與西歐是政治軍事同盟關系。
【估測4】簡述二戰后美蘇爭霸的過程及其影響。
A:過程
(1) 戰后至五十年代中期,形成冷戰下的兩極格局。在美國的領導下采取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資本主義陣營;在蘇聯的領導下建立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經濟互助委員會、華沙條約組織,形成社會主義陣營。
(2)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既有緩和也有劍拔弩張的時刻:赫魯曉夫上臺后,提出同美國“平起平坐”、“美蘇合作”、爭奪世界霸權的對外政策。緩和事例: = 1 \* GB3 ①蘇聯主動與西方合作,簽訂奧地利合約,結束四大國對奧地利的占領;②蘇聯承認聯邦德國;③1959年赫魯曉夫第一次訪問美國;緊張事例:①1961年柏林墻的修筑,②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
(3) 60年代到80年代初,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轉攻為守時期。主要表現:蘇聯加強軍工企業的建設,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憑借其與美國爭霸;達到最高峰時,于1979年對阿富汗實行軍事占領;而此時的美國,經濟增長緩慢,而且陷入越南戰爭。尼克松上臺后轉變態度,實行戰略收縮,結束越戰,且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而到里根統治時期,隨著美國經濟實力增長,對蘇聯采取強硬態度,實行“星球大戰”計劃。
(4) 八十年代中后期,蘇聯戈爾巴喬夫上臺后,在軍事上實行全面收縮,主要精力轉向經濟、政治;而美國此時經濟持續發展,重點發展高科技產業,在美蘇爭霸中遙遙領先,最終1989年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從兩極格局轉變為一超多強的局面。
B、影響: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對戰后近50年國際關系的影響,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1)積極作用:①有利于緩解世界緊張局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雅爾塔體系消除了德日兩個法西斯戰爭策源地,有資格打世界大戰的美蘇兩國又長期處于均勢,使雙方均不敢貿然行事;②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技革命的進行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
(2)消極作用:①打上了濃厚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無視弱小國家利益,導致戰后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②擅劃國界,分裂國家的做法(德國、朝鮮),種下了不穩定的禍根;③美蘇兩國為謀求霸權,進行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導致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動蕩;④兩極對峙,導致國際經濟秩序長期得不到改善,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但也促使第三世界國家走向聯合,如“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
C、英德關系
【5】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和戰爭期間、戰爭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德三國之間的關系變化。
(1)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與英法兩國矛盾加劇:德國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與國際市場,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法德矛盾由來已久;
②英法等國組成針對德國的軍事政治集團:雖然英法在北非殖民地存在矛盾,但是德國成為其共同敵人,最終英法化解矛盾,于1904年簽訂英法協約;
(2)一戰中,英法并肩對德作戰,在西線戰場組織馬恩河、索姆河、凡爾登等戰役;
(3) ①一戰后初期,法國竭力主張削弱德國,重建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②英國想削弱德國以維護其海上霸權地位,但又擔心法國勢力膨脹,不愿意過分削弱德國;
③在處理德國賠款等問題上,英法兩國立場不完全一致;之后德國要求延期還款,英國同意,而法國堅決反對,并聯合比利時制造“魯爾危機”,最后在英美壓力下,法國屈服。
④法國出于安全考慮,召開洛迦諾會議,試圖通過協議的形式限制德國,但由于英國不承擔軍事義務,所以對德國不構成威脅。
⑤而德國利用英法之間的矛盾,謀求改善自己的不利處境,在洛迦諾會議中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逐步擺脫戰敗國地位;
(4)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面對法西斯德國的擴張,英法為保住既得利益,共同推行綏靖政策。
②德國恰恰利用英法德軟弱,加緊對外擴張,增強實力,待準備充足后,仍將英法作為首先打擊的對象。
【6】簡述一戰后至二戰結束,英國對德國政策的辯護及其原因。
(1) 政策:在巴黎和會上,,英國主張削弱德國,但又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
原因:在爭奪世界市場和殖民地問題上,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防止法國勢力過分強大,利用德國牽制法國和蘇俄。
(2) 政策:20世紀30年代,英國推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
原因:企圖避戰自保和禍水東引。
(3) 二戰爆發后,英國由宣而不戰到堅決抵抗。
原因:繼續推行綏靖政策,丘吉爾取代張伯倫擔任英國首相;德國已經攻入法國境內,英國將成為下一個侵略目標。
D、歐洲各國關系
【7】慕尼黑協定到二戰爆發,歐洲大國圍繞戰爭與安全問題展開了哪些主要的外交活動?結果如何?
(1) 隨著法西斯國家德意的侵略擴張,英法蘇三國開始展開締結互助條約的談判,但是英法與蘇聯在承擔具體義務上分歧無法調和,致使三國進行的軍事談判也因英法缺乏誠意而沒有取得實際結果;
(2) 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1939年德意簽訂友好同盟條約(即“鋼鐵同盟”),相互承諾在發生戰爭時彼此給與全力援助。
(3) 慕尼黑陰謀之后,蘇聯加深對英法德不信任,蘇德之間開始秘密接觸;最終在1939年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4) 因為英法蘇之間分歧嚴重,所以反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集體安全未能實現,而這無形之間為德國發動戰爭創造了條件。
【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經濟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經濟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從六十年代經濟發展和國際關系分析說明西歐加強經濟聯合的主要原因及發展趨勢。
(1) 發展階段:①戰后初期到五十年代初:經濟恢復階段;②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經濟高速發展階段;③70年代以后,經濟發展緩慢:滯漲階段。
(2) ①經濟迅速恢復的原因:西歐有較高的生產力水平做基礎;戰后依靠了美國的經濟援助(馬歇爾計劃);以及戰后資本主義制度和統治的迅速穩定。
②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戰后科技革命的推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促進;利用了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獲得廉價的資源和海外市場;西歐各國經濟的聯合對經濟發展的促進。
③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7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處于“滯漲”狀態下,經濟政策的不穩定;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促進作用削弱。
(3)①經濟發展角度:戰后各國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要求西歐各國之間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協調。西歐各國經濟發展較為接近,貿易往來密切和國際化,促進了經濟上的聯合,區域集團化成為發展趨勢。
②國際關系角度:60年代以來,美蘇爭霸,戰略重點均在歐洲,對西歐的生存發展構成了威脅,面對這種爭奪與威脅,西歐仍何一國都無法單獨應付。為了生存與發展,促成了西歐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走向聯合,1967年,“歐洲共同體”的成立,表明西歐各國的關系更加密切。
【9】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競爭與抗衡。隨著日本和歐共體經濟的發展,他們加快了與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并積極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逐漸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2) 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社會主義陣營解體;60-70年代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成為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經濟改革的共同愿望;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了蘇東巨變,直接導致了兩極世界格局的結束。
(3) 第三世界的崛起。20世紀70,第三世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臺,并展開了要求建立國際經濟和政治新秩序的斗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
E、 法西斯專題
【9】20世紀30年代,在經濟危機打擊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而美國則實施羅斯福新政。試分析這兩種不同選擇的原因及其影響
(1) 原因:①德國有軍國主義傳統。日本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這成為法西斯勢力迅速發展的基礎。而美國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政體,使它具有民主傳統。②國際原因: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德國受到嚴厲制裁,日本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擴張受到遏制。因此,德國存在復仇情緒,日本急于打破這種遏制。而美國是這一體系中的受益者,不想破壞現存秩序。③直接原因:德、日經濟實力比美國弱,只有依賴國民經濟軍事化和對外擴張,才能使經濟復蘇。而美國在大戰后,由于其經濟實力雄厚,可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方法來緩和危機。④代表資產階級民主勢力的羅斯福,代表法西斯納粹勢力的希特勒在決策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2) 影響:
① 德、日法西斯專政建立后,瘋狂擴軍備戰,形成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進而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② 美國羅斯福新政保留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
【10】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和日本分別出現法西斯運動。比較德、日法西斯運動的不同,指出德、日法西斯政權造成的危害。
(1) 德國:一個政黨,即納粹黨;一個領袖,即希特勒;運動基礎廣泛;活動以合法方式為主,成員基本為社會中下層。
(2) 日本:派別繁多,沒有絕對領袖,即軍部占主導地位;運動基礎相對狹窄;暴力活動頻繁;統治階層是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危害:對內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擴張。
【估測11】簡述1931年—1940年英法及國聯是如何一步步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綏靖政策,最后又拋棄這一政策的。
(1)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國聯調查團提議將東北置于國際共管之下,對日本未產生 約束作用。
(2)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戰爭期間,國聯對意大利制裁不徹底,如英法并沒有禁止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并沒有切斷蘇伊士運河,因而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
(3) 西班牙內戰中,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使人民陣線孤立無援;法西斯國家則更加有恃無恐,肆意擴張。
(4) 為綏靖德國,英法不支持盟國捷克斯洛伐克,反而逼捷克割讓領土,簽訂慕尼黑協定,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5) 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法對德宣戰,但并未積極進攻,出現“奇怪的戰爭”、“靜坐戰”,直到1940年6月法國淪陷,張伯倫下臺,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堅決抵制。
【12】說明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原因和時間,指出聯盟形成后采取的最重大的軍事行動,簡述美、蘇、英三國首腦舉行的重要國際會議及主要成果,評價反法西斯聯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
(1) 原因和時間: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不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也加深了英、美等國與法西斯國家的矛盾,從而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年1月,蘇、中、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共同宣言,表明同盟正式形成。
(2) 軍事行動:同盟形成后,采取的最重大的軍事行動有:中途島戰役;北非戰役和西西里島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盟軍進入德國,攻克柏林;蘇聯參加對日作戰。
(3) 會議和成果:英、美、蘇三國政府的首腦會議是:德黑蘭會議,決定對德作戰一致行動,開辟第二戰場;雅爾塔會議,決定徹底擊敗德國法西斯,戰后建立聯合國;波茨坦會議,決定根除德國軍國主義,重建德國民主政治,督促德國無條件投降。
(4) 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說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勢力各個擊破;反法西斯同盟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3】簡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戰爭優勢的轉變及轉化的原因。
(1) 二戰初期階段,戰爭優勢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
主要原因: = 1 \* GB3 ①英法等西方大國長期以來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實行綏靖政策;
= 2 \* GB3 ②法西斯侵略蓄謀已久準備充分;
③ 法西斯侵略往往采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取得了暫時的軍事優勢。
(2)1942—1943年,戰爭優勢轉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方。
主要原因: = 1 \* GB3 ①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相繼爆發,蘇聯和美國加入反法西斯戰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團結,互相配合與援助。
②反法西斯同盟各國的人力、物力各方面都大大超過軸心國,而法西斯國家在戰爭初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③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14】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面臨著法西斯侵略擴張和戰爭威脅的嚴重局面。這一時期法西斯侵略擴張和戰爭威脅的主要表現有哪些?面對這種嚴重局面,世界各種政治力量的態度如何?其中,西方大國的態度對世界局勢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 表現: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大力擴軍備戰;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日本大肆侵略中國;德意日法西斯結盟。
(2) 態度: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等國人民奮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1935年共產國際召開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斗爭的政策策略;世界進步力量組成“國際縱隊”,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縱容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法西斯國家結盟,形成三國軸心。
(3) 影響: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同時,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也使當時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而遭到嚴重挫折。
【15】二戰中的兩個軍事同盟各是怎樣形成的?兩者斗爭的結果如何?并分析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
(1) 軸心國同盟形成:①“一戰”后,受嚴重打擊的意大利 由于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需要極權政治,墨索里尼組織的法西斯黨乘機上臺建立了法西斯統治。而德國和日本受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打擊特別嚴重。由于極權政治需要和法西斯勢力抬頭,德日先后建立了法西斯統治。②出于相同的利益需要,德日意相勾結,1940年正式結成軸心軍事同盟。
(2)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①“二戰”中,美國的利益不斷受沖擊,逐步調整了對外政策,英美聯合發表大西洋憲章,并與蘇聯接近。②1942年1月,26過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3) 斗爭結果:反法西斯同盟勝利。
(4) 原因:反法西斯國家進行的正義戰爭,得到了熱愛和平的世界人的支持;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力量空前強大,團結協作打亂了法西斯同盟的行動。
【估測16】20世紀30年代,國際上形成了哪三股政治勢力?相互關系如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對戰爭進程產生了什么影響?
(1) 三股政治勢力:法西斯軸心國,推行綏靖政策的英法美,反對法西斯的蘇聯及世界人民。
(2) 相互關系:英法美既害怕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又敵視蘇聯,為保護自己,禍水東引,縱容法西斯侵略。軸心國打著反對共產主義旗號,利用英法美的縱容,到處侵略擴張。被法西斯侵略的中國、朝鮮、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等國積極起來抵抗。蘇聯及國際進步人士則大力支持西班牙、捷克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同時蘇聯還為建立歐洲安全體系而努力。
(3) 變化:二戰爆發后,軸心國先后向英法開戰,法國淪陷,英國岌岌可危,美國珍珠港被偷襲,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德國在侵略歐洲許多國家后,野心膨脹,向蘇聯開戰,蘇聯人民堅決抵抗法西斯進攻。法西斯的瘋狂侵略不但激起世界人民的仇恨,而且加深了英美與法西斯國家的矛盾。英美為維護自身利益,不得不放棄敵視蘇聯和世界人民的態度,調整政策,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4) 影響: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加速了法西斯集團的潰滅,為二戰的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
【估測17】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國際關系方面存在著哪些基本矛盾?表現如何?其中的主要矛盾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了什么結果?
(1) 基本矛盾及表現:①社會主義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如協約國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和封鎖。
②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如英法美在巴黎和會上的爭斗,美日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爭奪,美日英的海軍軍備競賽等。
③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如巴黎和會上對戰敗國領土、殖民地的宰割及索取賠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與帝國主義宗主國之間的矛盾,如亞非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英國自治領的分離運動等;
④ 30年代反法西斯力量與法西斯勢力之間的矛盾,如埃塞俄比亞、西班牙、中國等反法西斯的武裝斗爭
(2) 主要矛盾變化及其結果:
①戰后初期,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它們企圖按照自己的意圖重新分割世界,竭力爭奪利益并削弱對方。經過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的爭斗,列強達成妥協,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0年代,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演變成反法西斯力量與法西斯勢力之間的矛盾。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團到處侵略擴張,遭到世界人民反對,也加深了它們與英法美等國的矛盾,而且英、法、美用綏靖來緩和這一矛盾的企圖破產。
②這一矛盾的發展,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8】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資本主義相對穩定局面在30年代是怎樣打破的?
(1) 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各國社會危機加深,世界局勢緊張。
(2) 德日法西斯勢力上臺,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德、意、日法西斯大肆對外侵略擴張,一戰后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崩潰。
(3) 英、法、美對法西斯侵略奉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侵略氣焰,加劇了戰爭危機。
(4) 反法西斯的斗爭興起,世界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重新興起。
【19】20世紀20年代,英法美日對外政策各有什么特點?并根據史實分析源流。
(1) 英國奉行一貫的大陸均勢政策,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拒絕參加以法國為首的安全保證體系,以便牽制法國稱霸歐洲。
(2) 法國一向企圖稱霸歐洲大陸,所以主張嚴格執行凡爾賽條約,削弱德國,與歐洲中小國家結盟,共同防御德國。
(3) 美國在19世紀末提出“門戶開放”和“大棒”、“金元”并用的外交政策,在“一戰”后繼續沿用,它憑借經濟實力,運用金元外交,妄圖支配世界事務。
(4) 日本自明治維新后,意欲吞并中國,稱霸亞洲,戰后加緊對中國的武裝干涉,制定侵華綱領,把目標指向中國東北和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