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項選擇(本答題共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
1、以下各項條約內容最能反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本質意圖的是( )
A、割占香港島 B、賠款2100萬銀元
C、中國開埠通商 D、獲取領事裁判權
2、中國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這一論斷的正確理解是( )
A、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時期 B、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
C、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D、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決戰
17、1949年3月,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指出:取得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提出這一觀點的歷史背景是( )
A、戰略決戰的時機成熟 B、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
C、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結束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8、建國初期三大運動是指( )
(1)材料一是從什么角度評價辛亥革命的?據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
(2)歸納材料二兩段材料關于辛亥革命影響的不同看法,對此應如何理解?
(3) 根據材料三分析孫中山對西方列強認識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孫中山認識發生變化的因素。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沿海水師,率皆老弱無用,軍器率多殘缺,并不休整。又戰船率用薄板舊釘,遇擊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兇利堅固,做何抵御?似此廢弛,何以肅邊威遠?
____《鴻臚寺卿黃爵滋敬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事,莫重于水師。”
_____《江蘇巡撫吳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陸之防,既毀于日本……”“東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遼東半島,藩籬盡撤。”
_____《清史稿》
(1)依據材料一概述當時清政府出現的現象及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2)針對材料二的建議,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舉措?結合有關史實說明。
(3)依據材料三分析“甲午一役”對中國主權造成的嚴重破壞,并指出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
三、問答題(本大題共三小題,每題三十分,任選兩題作答,共60分)
23、簡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在探索中國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貢獻及彼此間的內在聯系?
24、如何全面評價義和團運動。
25、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一時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采取了哪些對策?最終的結果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