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導航2017屆
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臺灣省學生入學考試
語文模擬周測試卷(一)
姓名 得分
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第一部分(54分)(本部分為選擇題,共18題,每小題3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括號內。)
一、 語文基礎知識(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是 ( )
A. 這所國際名牌大學,吸引了來自于六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
B. 王教授最終還是把節省下來的課題經費購置了十五臺電腦。
C.她為了伙伴說自己膽小,便壯著膽子爬上陡峭的“天梯”。
D. 他到今天上午,還是沒有拿定主意究竟是學文科還是理科。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泛舟漓江,我驚詫于大自然的神奇功力,竟能把桂林山水_____得如此多姿多彩。
②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人,不僅為正人君子所_____,還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淵。
③張總_____人才,為了挽留這位軟件設計師繼續在公司工作,多次親自登門拜訪。
A.裝點 不齒 愛惜 B.點綴 不齒 愛護
C.點綴 不恥 愛惜 D.裝點 不恥 愛護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在導游的領導下,這批游客便登堂入室,津津有味地欣賞起博物館的文物來。
B.雖然室外又悶又熱,但由于工作間安裝了空調,舒適的溫度使大家如坐春風。
C.喜好在名勝古跡上刻字留言,這種不文明之風不知起于何時,始作俑者是誰。
D.當年他只身闖京城,前倨后恭,憑借過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創下這份家業。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一篇論文論點正確、論據充分、結構完整,是衡量其好壞的重要標準,必須嚴格要求。
B.中國藝術研究院還將聘請包括工藝美術大師在內的一百位德藝雙馨的民間藝術家。
C.考古學者搜集到大量的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用石英砂巖打制而成的。
D.如果不能緩解人口增長對水土資源構成的巨大負擔,那幺將會危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5.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公司懂事會經過認真研究,最終還是采納了兩個普通工人的建議。
B.這個極具個性的觀點,媒體上提出了一些共議,我以為是正確的。
C.今年春末,我國湖南和湖北部分地區大于不斷,已造成一定程度的災害。
D.魯能和青島兩支球隊都沒有把握住機會,比賽以零比零握手言和。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這項技術除可以用于傳統家電,還可用于制作汽車靠墊,床上用品、室內裝飾用品等。
B.又一次在法國網球賽上首輸出局,這對于35歲“高齡‘的阿加西來說未免有點殘酷。
C.這條鯰魚由一位生物學家進行了測量:身重56.2公斤,身長1.47米,“腰圍”1.11米。
D.電影《青紅》講述了一個動人故事,通過對父女親情的描寫,表現了一個時代的悲劇。
7.下列各句中,沒有使用比喻修辭方法的一句是 ( )
A.此時已屆中秋,這里湖邊遍生紅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驅逐已經逼人肌骨的寒意。
B.鳥鳴清脆嘹亮,圓潤而不覺單調,有時是獨奏,有時是合唱,簡直是一組和諧的交響樂。
C.妹妹很像姐姐,一雙藍色的大眼睛,面孔富有表情,神態有些矜持,身體也十分孱弱。
D.閱讀這些詩文,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剎,伴著幽谷鳥鳴,靜聽作者清淡妙語、感慨隱愛。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其主要的表現手法是“賦”、“比”、“興”·
B.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他們都大力提倡古文,反對駢儷的文體文風。
C.中國明清時,戲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最著名的作家作品有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西廂記》、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D.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詩人,他的主要劇作有喜劇《威尼斯商人》、歷史劇《亨利四世》和悲劇《哈姆雷特》等。
9.下列有關中國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紙、印刷術、指南針核火藥,都是中國人發明的,后來傳到世界各地,是中國對于世界的四大貢獻,通稱四大發明。
B.中國戰國時代的“四公子”是指,齊國的孟尚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和魏國的信陵君四人。
C.二十四史中,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漢書》、班固的《后漢書》和陳壽的《三國志》,被稱為“四史”。
D.宋代的《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與《論語》《孟子》配合,稱為“四書”,此后長期作為儒家的經典。
10對下面一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山行留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A.首句中“弄”字十分傳神,將山光物態在春天陽光照耀下不斷變化的情景十分貼切地描繪了出來。
B.第三句中用“縱使”將上文意思作一轉折,又與后文“亦”相呼應,使讀者對詩人提出的“莫為”之意,更加清晰。
C.詩人通過山行景色的描寫,有景有情,層層深入,雖然全詩不見一個“留”字,但“留客”之意卻顯而易見。
D.本詩通過一系列的形象,主要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再前進的道路上,總會遇到一定的障礙,付出一地代價的。
二、白話文閱讀(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手工是一種遺產
在工業文明到來之前,人類的需求主要是靠雙手來滿足的。,從生活的智慧、技術的發明直到審美理想都是由雙手來體現的。由于審美進入十指,許多藝術便油然而生,無論是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還是鄉野村夫手中帶著泥土與青草芳香的民間藝術。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們在相互隔絕和封閉的狀態中生活,這就使得手工保持著各自的獨特性。在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地域,每一種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產。這樣我們才會看到各個民族和地域彼此迥然殊別的房舍、小吃、獨具匠心的手工制品及其風情特異的鄉土藝術。在這中間,中華的手工可謂冠蓋全球。其原因,一是歷史久遠,傳承未斷;二是民族眾多,地域多樣;三是文明燦爛,人文深厚。在九州大地上,不管你怎樣見多識廣,但在田野里跑一跑,準會發現從未見過的美妙之極的東西,其中手工的智巧一準令你稱奇。
精湛的民間手工全都是千錘百煉的。但是,在沒有專利的時代,手工中至關重要的絕技是世襲或以師徒方式單傳的。如果藝人沒有后嗣,技藝便可能中斷。這就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無法復制的緣故。面對三星堆那些“縱目神靈”青銅面具上的方孔,我們已無法知道四千年前古蜀人用什幺利器可以切割開這厚厚的青銅;也無法知道他們施用何種技術才能把堅硬的玉石切割成紙板一樣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細膩與光滑。其緣故,便是這些標志著遠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傳承中斷了。
工業技術是通過檔案資料保存下來的,手工智能都是口傳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幾句短短的口訣上。工業技術是物質性的,手工中有許多是感性和悟性的。從人類文明的傳承來看,這種手工的文明是記憶性的。所以說,手工是一種口頭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手工是不同地域的聰明才智的各自的見證,也是民族與地域精神傳承性的載體。因此,搶救瀕危和珍稀的民間手工,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工作,也是人類文明轉型期間的全新課題。我們以前沒有做過,但現在非做不可。因為,老房子在轟隆隆地與我們告別,繽紛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覺地成批死亡。
人類放棄手工,使用機器,是偉大的進步。但我們同時還要記憶手工。因為——放棄手工是為了文明的發展;記憶手工是為了文明本身。
11.下列表述,作為“中華手工可謂冠蓋全球”的原因,錯誤的一項是 ( )
A.歷史久遠,傳承未斷。 B。民族眾多,地域多樣。
C.文明燦爛,人文深厚。 D。美妙至極,令人稱奇。
12.下列對手工的特點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
A.精雕細刻核民間藝術都體現著手工創造者的審美理想。
B.由于交通不便與生活封閉,手工保持著各自的獨特性。
C.手工中至關重要的絕技是世襲或以師徒方式單傳的。
D.手工傳承的中斷使三星堆青銅面具上的方孔無法復制。
13.下列表述,作為劃線部分內容的理由,錯誤的一項是 ( )
A.在相對獨立的地域,每一種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產。
B.手工智能都是口傳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幾句口訣上。
C.與工業技術不同的是,手工中有許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D.從人類文明的傳承來看,手工的文明都是記憶性的。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在工業文明之前,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是靠雙手來完成的。
B.手工見證了不同地域的智慧,承載著民族與地域的精神。
C.在人類文明轉型期間,繽紛的手工正在悄然成批死亡。
D.無論是放棄手工還是記憶手工,都是人類文明的需要。
三、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題。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長老曰:“苦為河伯娶婦,□故貧。”豹問其故,對曰:“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收取其錢得數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城中□空無人。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諾。”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從弟子女十人所,立大巫后。西門豹曰:“呼河伯婦來,視其好丑。”即將女出帷中,來至前。豹視之,顧謂曰:“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有頃,曰:“巫嫗何久也?弟子趣之!”復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頃,曰:“弟子何久也?復使一人趣之!”復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門豹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復投三老河中。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柰之何?”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后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后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中的字,正確的一項是 ( )
①苦為河伯娶婦,□故貧。 ②以故城中□空無人。
③得□求好女,后日送之。 ④叩頭□破,額血流地。
A.①以 ②以 ③更 ④因 B.①乃 ②益 ③若 ④因
C.①以 ②益 ③更 ④且 D.①乃 ②以 ③若 ④且
1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巫行視小家女好者 好:喜愛。 B. 即將女出帷中,來至前。 將:帶領。
C. 巫嫗何久也?弟子趣之 趣:催促。 D. 煩三老為入白之 白:稟告。
17.“既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湮沒,溺其人民。”從這個復句的第一層看,其類型是 ( )
A.遞進復句 B.假設復句 C.因果復句 D.轉折復句
18.下列敘述核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西門豹擔任耶令之始,就問及人民的疾苦。百姓擔心不為河伯娶婦將遭受大水災害,西門豹表示要積極支持娶婦的做法。
B.為河伯娶婦的場面浩大,觀看者達到數千人。西門豹以需要換女子為由,要大巫嫗及其弟子通報河伯,并把她們投入水中。
C.西門豹又借口巫嫗及其弟子不會辦事再將三老投入河中。這使得那些主張為河伯娶婦的人膽戰心驚,娶婦一事從此作罷。
D.西門豹發動民眾開辟水渠,引水灌溉民田,使百姓長期受益。他自己也因為治理耶地卓有政績而名揚天下,受到高度評價。
第二部分(96分)
四、文言文翻譯、默寫。(13分)
19.把第一部分文言文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
譯文:
(2)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后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
譯文:
20.補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選三題)(3分)
(1)知之為知之,_____ _________,是知也。(《論語.為政》)
(2)孟子曰:_____________ 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3)身無彩鳳雙飛翼,__________ ____.(李商隱《無題二首》)
(4)夢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______ _____。(辛棄疾《青玉案》)
五、白話文閱讀(二)(2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1~~24題。
馱馬
施蟄寸
我第一次看見馱馬隊是在貴州,但熟悉馱馬的生活則在云南。當我乘坐汽車,從貴州公路上行過,第一次看見這些馱馬隊在一個山谷里行進的時候,我想,公路網的完成,將使這古老的運輸隊不久就消滅了罷。但是,直到今天,這古老的運輸工具還得建立它的最后功業,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萬匹駱駝,西南有十萬匹馱馬,我們試設想,我們的抗戰乃是用這樣古舊的牲口運輸法去抵抗人家的飛機汽車快艇,然而還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這場面能說不是偉大的嗎?因此,當我們看見一隊馱馬,負著它們的重荷,在一個峻坡上翻過山嶺去的時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動了。
一隊馱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二十匹。每一隊的第一匹馬,是一個領袖。它是比較高大的一匹,額上有一個特別的裝飾,常常是一面反射陽光的小圓鏡子和一叢紅綠色的流蘇。頸項下掛著一串大馬鈴。當它昂然地在前面帶路的時候,鈴聲咚嚨咚嚨地響著,頭上的流蘇跟著它的頭部一起一落地聳動著,后邊的馬便跟著它行進。或是看著它頭頂上的標志,或是聽著它的鈴聲,因為走在太后面的馬就不容易望到它們的領袖,你知道,馱馬的行進差不多永遠是排列著單行的。
管理馬隊的人叫做馬哥頭,他們老是抽著一根煙桿,在馬隊旁邊或前或后地行走。馬哥頭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則當這一長列辛苦的馱馬行過一個美麗的高原的時候,應合著那些馬鈴聲,她的憂郁的山歌會使你覺得何等感動啊!
馱馬隊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每天走六十里,總可以找到一個馬店。每到日落時分,馬店里的伙計便到城外或寨門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趕站的馬隊,這是西南一帶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陣喧嘩。馬哥頭雖然趕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臉洗腳甚至沐浴的。他們的晚飯也不由馬店里供給,他們都隨身帶著一個布袋,袋里裝著苞谷粉,侍候好了馬匹,他們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點開水,把那些苞谷粉吃了。這就是他們的晚餐。
行走于迤西一帶原始山林中的馬隊,常常有必須趕四五百里路才能到達一個小村子的情況。于是,他們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要露宿的馬隊,差不多在日落的時候,就得在森林中尋找一塊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馱鞍,把馬拴在樹上,打成一圍,于是馬哥頭們安鍋煮飯燒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們必須撿拾許多枯枝,燒起火來,做成一個火圈,使野獸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時還會有猛獸在半夜里忽然襲來,咬死幾匹馬,等那些馬哥頭聽見馬的驚嘶聲而醒起開槍的時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
二萬匹運鹽運米運茶葉的馱馬,現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嶇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個坡,翻下一個坡,又走上一個坡,在那無窮盡的山坡上,運輸著比鹽米茶更重要的國防物資,我們看著那些矮小而矯健的馬身上的熱汗,和它們口中噴出來的白沫,心里會感到怎樣沉重啊!
一九三九年六月
21.“直到今天,這古老的運輸工具還得建立它的最后功業,這是料想不到的 。”請簡析這句話的含意。
答:
22.從第三段看,馱馬隊的第一匹馬為什幺比較高大,而且額上核項下有特別的裝飾?
答:
23.本文的題目是“馱馬”,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也都寫馱馬,但文章當中寫了馬哥頭,為什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請說說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60分)
25.請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把所選的題目寫在作文紙上。(60分)
(1)細節見真情
(2)我的故鄉夢